
很久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。相比起有連貫性的小說,散文類的書籍更適合現在漫無目的的我。
第一次讀山本文緒的書,當初完全是被標題所吸引了。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譯者的緣故,總覺得本書讀起來有一點點生硬,但我大概可以把未翻譯前的句子拼湊起來,所以不大影響閱讀。
讀此書最大的感想,大概就如標題說的,“幸福的模樣有千百種,寂寞的人卻總是相同”。幸福的故事,套路無數,有的細水長流,有的跌宕起伏,有的緊張刺激,有的平淡如水。可是,寂寞的故事來來去去,走不出那幾個。於是讀著讀著,便發現自己和作者有太多太多的相同點了。
無法與人高明地相處,反倒愛上了一個人的生活,但心底還是確切地希望有人能好好關心自己,把自己從這個寂寞的深淵打救出來。一邊想著逃離出灰暗的世界,卻又無可避免被其吞噬。因為無法把身上的自卑感揮霍掉,卻又期待著能在人前好好表現,至少不到失禮的地步……
作者在最後,也就是十二年後,寫下了本書的後記。自己看回自己寫下的東西,都會想著“那時候”怎麼可以這樣這樣……再想想這中間的十二年,有許多當時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發生了,然後既羡慕當時無憂無慮的自己,又慶幸歷經了世事而形成的今日的自己。
寂寞的人,如果依偎在一起只會顯得更加的寂寞,誰也無法填補心裡的空隙。可是只有寂寞的人,才能懂得如何舔好對方傷口。讀書的過程,感覺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秘密交談,就把它當成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吧。
做了一些讀書筆記,因為看的是簡體版,所以也只能以簡體版標注。
http://book.douban.com/people/nakuru707/annotation/6967980/
[0回]
PR